全国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您的位置: 主页 > 开云|kaiyun > 企业新闻

‘开云|kaiyun’携手播撒绿色合作再续辉煌

发布时间:2024-09-27人气:
本文摘要:——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20年记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中国绿色时报4月26日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与世界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共同开展了一大批林业国际合作项目,争取了大量援助资金,引进了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培养了大批科技和管理人才,改善了林业机构的基础设施和条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步伐。

——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20年记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中国绿色时报4月26日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与世界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共同开展了一大批林业国际合作项目,争取了大量援助资金,引进了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培养了大批科技和管理人才,改善了林业机构的基础设施和条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步伐。这其中,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如同一颗绿色宝石,璀璨夺目、熠熠生辉。自1993年9月22日中德两国签署陕西西部生态造林工程项目赠款协议以来,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已走过20个春秋。20年来中德双方共实施了30个生态造林项目,覆盖了我国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40多个县区。

德方提供无偿援助金额1.59亿欧元,政府贷款2857万欧元,加上中方各级政府配套和农民劳务折抵,总计投入28.25亿元人民币。截至2012年底,项目完成营造林86.3万公顷,森林经营10.4万公顷,减少水土流失面积42万公顷;修建林道2319公里,建立苗圃50个,培训人员12万人次;创造2200万个就业日,农民劳务收入5.7亿元人民币,林产品销售收入67.6亿元人民币,受益农民达87万户;项目获得省部级集体科技奖16项、国际组织奖1项、个人奖46项,德方专家获国家友谊奖2项以及多个省级友谊奖。无论从资金数额、工程规模、覆盖面积、受惠范围,还是从影响效果来看,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都堪称我国林业国际合作之最。

今年是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实施20周年,让我们共同回顾20年合作历程中的闪光篇章。1顺应时代要求,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德国是发达国家,经济总量位于世界前列。

尽管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密集,德国仍居林业强国地位:森林覆盖率达31%,每公顷蓄积320立方米,居世界之首,在全球森林资源总量减少的趋势下保持了本国森林面积与资源的不断增长。不仅如此,德国更是可持续利用思想的发源地。

300年前,德国税务官和采矿经理汉斯卡尔冯卡洛维茨在从事矿山木材供应时首先意识到,对木材的过度需求将导致资源枯竭,因此必须确保森林健康及木材的持续产出,从而提出了森林可持续利用的观点,成为德国林业发展的指导原则。20世纪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高速发展,导致人类对资源过度索求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1987年,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女士担任主席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以来,生态问题更是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是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对生态问题高度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加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启动的,是国际先进的林业建设理念和方法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和实践,也是中国林业推进改革开放、加速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项目紧扣时代脉搏,切实响应中国发展需求和国际热点关注,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项目构思、规划、设计、施工全过程,紧密结合中国不同地区的林业发展具体情况和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合作战略重点,从90年代以生态造林、扶贫发展为主,到2005年前后开始在南方地区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主,在北方地区以荒漠化防治为主,并加强国家政策指导和项目推广应用。近年来,还逐渐扩展到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宣传教育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领域。

与此同时,各项目省区也在不断探索和积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安徽省通过实施项目,在探索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的道路上,经历了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全面应用、探索贷款合作等4个阶段,全省森林可持续经营初见成效。

陕西省以德援项目为起点,解放思想,扩大林业对外开放,共引进实施11个国际合作项目,争取外援资金11.3883亿元人民币。湖南省三期项目跨越了从生态防护林工程到生态造林+森林经营,再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3个阶段,利用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培育混交林分,探索项目管理向社会化过渡。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20年的历程,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林业发展中实际应用的一个缩影。

2引进与创新并举,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对于中方来说,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不单纯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对国际先进理念、技术与模式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过程,中方项目工作者、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当地群众虚心学习、认真思索、大胆尝试、勇于开拓,实现了思想观念的更新、管理制度的创新、技术模式的革新。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始于上世纪90年代,正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项目配合我国林业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转轨,吸收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创新和运用了一大批管理模式、制度与方法,例如项目规划的参与式、造林管理上的承包制、资金使用上的审计制、劳务支付上的报账制、设备采购上的招标制、造林质量上的监测制等,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为国内林业工程项目提供了良好示范和借鉴。特别是项目改变了传统国内项目自上而下的指令方式,采用自下而上的参与式运作。从项目准备、执行计划编制到项目施工管理都是自下而上的参与式过程,注重项目建设地区人们对项目的决策和选择,使其对项目发展具有责任感,对项目作出承诺。

通过对资源的利用和管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项目活动,在项目活动中获得利益。农民不再是被动参与,而是在利益引导下的自愿参与。通过项目的实施,包括营造混交林、干旱地区造林、近自然森林经营等一批技术模式更是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各省区林业部门的管理能力、人员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工作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我国林业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合作的水平获得了全面提升。

3以诚相待,树立国际合作典范项目实施20年,先后有近200位德方专家来华与中方工作人员一起工作。因双方在文化背景、教育经历、思维模式、思想观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难免产生分歧和争执。但是理解、信任和真诚始终是将双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强大的粘合剂。中方工作人员与德方专家互相沟通、交流、磨合、合作,一起爬高山、下深谷、走村寨、进农户;德方专家不辞辛劳的工作精神、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与中方工作人员主动配合的工作意识、融会贯通的工作方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批了解中国、喜爱中国的德国专家,与一批接触德国、熟悉德国的中国务林人和项目区群众,从相识到相知,既交友更交心,共同谱写了一个个中德友谊的感人故事。德国专家克劳斯伯兰德担任江西省项目首席技术顾问期间,克服年近古稀、腿脚不便的困难,用7年时间走遍了项目区6个县市的山山水水,与项目工作人员、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结下了深厚友谊,2005年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甘肃项目首席技术顾问胡伯特福斯特,25次赴甘肃天水项目区,为西北干旱地区造林和生态建设倾注了心血,2011年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甘肃天水依托造林项目,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合作建设秦州森林教育体验中心,面向青少年开展森林体验教育实践活动,2012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联合国十年可持续发展教育奖。

项目成果还吸引了包括德国联邦议员及部级官员在内的许多国际友人和林业专家学者前往考察学习。7000多个日日夜夜,不但见证了项目成果的不断累积,更见证了友谊与合作精神的不断凝聚,堪称林业国际合作的样板和典范。

20年的合作历程,只是时间长河中的短短一瞬。中德两国合作人员、技术专家与当地群众20年来用辛勤汗水浇灌的棵棵小苗,如今已长成根深枝繁的大树,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汇聚成广袤成片的森林。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不仅造福了当地社区老百姓,更为两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交流、推动林业全方位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2007年国家林业局与德国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与德国环境部、外交部等部门在更广阔的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林业对话、合作与交流。正如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在中德林业可持续合作对话致辞中提到的:中德林业合作没有终止线,而是一串串小节线和连音符,将为今后两国林业发展带来更美妙的动人乐章。展望未来,我们坚信,中德合作这块绿色宝石将历久弥新,为子孙后代留下永不消失的绿色资源。中德合作永不停步,中德林业人永不分手,合作共赢,再续辉煌。


本文关键词:开云|kaiyun,开云|kaiyun(官方)最新下载IOS/安卓版/手机版APP

本文来源:开云|kaiyun-www.0086th.com

推荐资讯

400-123-4567